华文小说港>网游>我在大唐安西当大都护 > 第356章 麟德赐宴(一)
    接着就是侍中兼刑部尚书颜真卿上到城头,展开制书当众宣读移地健、巴扎尔汗等十余战俘罪状,情节各不相同,但是按唐律都得死。

    谋逆或者背刺宗主国,都是十恶不赦之罪!

    当然,这些乱臣贼子也不是一点活路都没有。

    只要圣人李适开金口,大臣又没有反对意见,就可以活。

    唐太宗时期还有唐高宗时期都有这样的先例,比如颉利、阿史那贺鲁,唐玄宗时期赦免的西域藩国的小王就更多。

    至于田承嗣他们这些节度使同样有机会活命。

    造反固然是不赦之罪,可田承嗣他们毕竟没有公然造反,只是清君侧。

    所以移地健、田承嗣这些人的生死全在李适的一念之间,李适果如李晟所料,把决定这些人生死的权力给了王臣。

    “爱卿,这些人都是你抓获的,你来决定他们的生死吧。”

    “不敢,圣人你才是一国之君,只有你能决定臣民生死!”

    王臣不要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,他只想要实实在在的利益。

    李适再三坚持,王臣坚决推辞,俩人推诿了几个来回之后,最后还是李适退了一步,他担心王臣一言不合又要拔刀架脖子上。

    李适站起身缓步走到承天门头。

    聚集在天街(承天门横街)以及承天门大街(承天门到朱雀门的南北向主街)上的十数万官员士民抬头,热烈的山呼万岁。

    看着城楼之下高呼万岁的官民,李适同样变得心潮澎湃。

    安史之乱爆发之后逃离长安时,李适已经十四岁,所以他是见过天宝年间时长安城内的盛世气象的,尤其是当高仙芝和封常清从安西远征归来,在勤政楼向皇曾祖父玄宗献俘时,那种大气磅礴、恢宏壮阔,真的是没有办法用笔墨来形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