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文小说港>修真>纨绔世子不好当 > 第407章 忠君爱国
    齐烨也觉得董孝通说这话是耍他,可他又知道董孝通不敢耍他。

    见到齐烨完全不了解怎么回事,董孝通苦笑连连,这才将所谓的“承包”南军军需的具体情况缓缓道出。

    也不是什么秘密,齐烨一打探就能打探到,董孝通没必要隐瞒。

    南军军需主要分为两大类,吃的,用的。

    吃的,粮秣草料,人吃的,马吃的。

    用的,甲胄、营帐、各种工料等等。

    就用吃的举例,按照前朝的流程,朝廷统一拨付,比如南军一共十个人,一天两顿正餐,一顿干粮,一个月下来三百文,十个人就是三贯钱。

    户部呢,不是拿出三贯钱,而是“抵”掉三贯钱,直接从靠近南关的几座州城“扣”。

    税不止是钱,还有粮、布匹、丝绸等等,其实也是折算成钱财上缴。

    假如柳州这个月要缴税十贯钱,那么只上缴七贯就行,剩下三贯钱买粮然后送到南关去。

    看似没什么问题,实则弊端重重,粮价不是固定的,很多粮商实际上也就是世家,一到给边军送粮的日期就涨价,甚至在战时还屯粮后坐地起价,不能问,问就是不容易,也由此可见前朝朝廷对各道的控制力拉胯到了什么程度。

    这些粮商世家先贪一层,地方官员再贪一层,让百姓服徭役,力役,无偿拉粮送到边关,但是呢,他们和朝廷说的是“雇佣”,就是说要给钱的,这个钱,他们则是自己揣兜里去了。

    送粮的过程中,护送送粮民夫屯兵卫或是兵备府再贪一层。

    常见的手段是旧粮换新粮,以及虚报。

    虚报的意思是路上民夫应该只吃了一成,报上去的说的三成,或者各种理由借口,天冷路滑、下大雨、哪塌山绕路了等等等等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等粮送到了边关,如果碰见不讲究的大帅或是将军,又得贪一层,换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