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文小说港>修真>重回80:我的文艺人生 > 第422章 立即拍成电影
    让张亿谋拍这部电影?

    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?

    只是不知道,现在张亿谋在干什么?

    张亿谋家没有装电话,像他这样的导演,在西影厂也没什么固定的办公室,方明华只好打电话给吴天民,问张亿谋的消息。

    因为笑,艺谋的嘴张得特别大,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线,短粗而又浓厚的眉毛拚命向眉心挤,鼻翼两侧的嘴角沟线也越发分明起来。

    后来莫岩看到这张照片评价:“这副尊荣,他真像我们村里的生产队长。”
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,方明华拿过话筒,里面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。

    小说发表后,立刻引起一片热议,著名评论家李坨在《文艺报》上发表了一篇评论:

    “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:街上的女人抹着猩红的嘴唇,头发烫成层叠的卷堆在头上,高跟鞋笃笃作响;行人步履匆匆,来不及感受周遭燥热的空气——一切都开始加速前进,欣欣向荣,似乎某种力量正在觉醒。

    “是吗?刘常委,我最近工作忙,我还没来得及看。”

    也请李坨过来,大家畅所欲言,好好争论一番。

    对于李坨的评论,他是认可的,不愧是后面的“坨爷”之称,当然李坨在文章最后的发问,方明华并不打算回答。

    最后问一句方明华同志:从去年那篇《站台》,到今年的这篇《秋菊打官司》,如果再算上前几年写的那篇《一个都不能少》,写的都是现实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,这是不是意味着在文坛一片“先锋”笼罩中,依旧有着现实主义小说的生存根基?而你称之为新写实小说。”

    又聊了几句,才挂掉电话。

    在柏林,他一直拒绝穿西装,要不是登台前如果不是事先有人以维护国格“威胁”,他觉得穿着平时那个粗布棉袄上场挺好。

    “哦,您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