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班的“国际”二字在课堂上体现得可谓明显。
所有教师观念先进,在落后的小县城上昌中的落后中学上昌二中实行“自主学习”政策,对学生完全放养,不灌输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,不布置毫无意义的家庭作业,可谓赶英超美。
上昌二中的课堂对黎倦而言和博雅私立并没有什么区别——她喜欢自主学习的感觉。
对盛妆意则更不可能有什么区别:她喜欢不学习的感觉。
她眼见着温声细语的英语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。
“今天没有关系,大家好好玩。后天校长要带着县教育局的领导检查,记得穿好校服,领导来的时候我会来通知你们,到时候一定得把手机收好……”
讲台底下,李哥一众人“听话”得很,游戏里驰骋纵横,玩得正嗨。
她这才意识到,这个班级对自我放逐者而言,可谓天堂。
对放弃这些自我放逐者的学校领导熊岸——那个上昌名嘴,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办国际班,既给着急孩子进不了重点高中的家长们一个意外之喜和心理安慰,又给上昌二中的“财政”带来勃勃生机的国学部直管主席——而言,这里是堆放废物的垃圾场。
但她不清楚,到底是因为身旁的这些人自我放逐,而越来越差,还是本该起到引导方向的家长和学校的过错。
家长有什么错?一个城中心房价不过百万的小地方,家长出三五万,给孩子换了三年在“重点中学”努力的机会——虽然他们明知到这种班级只能越来越差。
学校还能有错?这群学生本没资格进入重点中学,是学校网开一面,让他们能够混三年日子,然后得到一份高中毕业证书。为了满足他们按耐不住的玩乐心,还特地为此开了一个国际班,招来几十个志同道合者。
谁有错?盛妆意总想不明白。
她自己从前也是这样的人,嬉闹终日,总以为未来无忧。
最后她才明白,依附于人,不算人生。总想着靠父亲,不算人生。
自己活,自己负责的,才叫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