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几次近距离接触,朱子顺,丛辉都有一个同感,覃老板对待下属的意见总是尊重有加。即使有人所讲的话题天马行空,不着边际,他也从来都是侧耳倾听,少有横加指责,眼下戏文中那些所谓“霸道总裁”的戾气,在他身上丝毫见不到。
其实,那些淫威十足的“大老板”“大人物”,未必是能做什么大事的人。不过是时势,暂时给了他们一个横行霸道的平台而已。
覃老板的个人魅力,除了一贯体恤下情。他对大局的前瞻性,思考问题的独到眼光,尤其是对市场的敏感,嗅觉,无不体现出其过人的胆略和定力。
这可能与他成长路径有关。初创业,覃老板几乎靠一己之力开拓起了“桂南”市场。那个背着一个破书包,卷着裤腿,进城推销自己产品的过程,覃老板领教过太多人情冷暖。底层业务人员的苦乐,他比任何人都感同身受。
从一个处处被人鄙夷的泥腿子,到广西声名显赫的企业家,覃老板除了行头有了不小的变化,但骨子里的真性情却始终如初。
商人逐利的本性,覃老板当然也不例外;随着“桂南”不断发展壮大,他做大“桂南”这块蛋糕的初衷,已经不再是考虑自己身家财富的积累。
从峤县,自治区一直到全国人大代表,随着覃老板头顶的光环越来越多,它的动力与压力早已经转移到“社会责任感”上面来了。
市,县领导已经奉覃老板是当地企业的一面旗帜。的确,“桂南集团”打个喷嚏,都会直接影响到本市县的GDP,就业,这些官员最看重的政绩。潜移默化中,覃老板自然也感觉到,他这个“桂南集团”董事局主席,绝非当初,只是把小作坊“黑豆奶”产品生产,销售出去那么简单了。
当然“名气”也给覃老板带来了更多正面的能量。
当与各界精英一年一度欢聚“大会堂”,尤其是分组审议,讨论“政府工作报告”,覃老板有机会接触到更高层的领导。
自治区的高官们更愿意礼贤下士,接触知名企业家;大老板们毕竟是所在省区经济的动力源,金主。而覃老板通过结识高层人士,也给了他开阔视野的便利条件。对宏观政策,时势导向,他要比一般的企业家领会的更早,更深入。
筹建房地产公司,先人一步介入“北海开发项目”,便是自治区首长与覃老板私下交流时,率先透露给他的。
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,“桂南黑豆奶”已经步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。按照覃老板原来的五年规划,“桂南集团”在三年内,将销售额突破五亿元大关。并力争在香港H股或者沪市A股上市。
广招天下英才,尤其是聘请雷声任销售公司总经理,都是他这一布局的关键一环。
对雷声这个难得的青年才俊,覃老板除了寄予厚望,许以重诺;也给了他施展才华的空间。上半年,销司的种种混乱,覃老板心知肚明,但他清楚,这只不过是管理升级的短暂“阵痛”。不会动摇企业的根基。
“多丽”进入中国市场,与“桂南”抢夺黑豆奶市场份额,覃老板得知后,很早就同雷声认真讨论过。他深知“多丽”这家跨国集团的实力,远在“桂南”之上,绝非等闲之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