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您放心,只要‘桂南黑豆奶’还在俺们家姐妹手里,没问题。”四姐,四姐夫把朱子顺一直送到大门口。
三个人一边走着,罗经理对朱子顺竖起了大拇指,说:“有力度,朱总。这个胖四姐可是谁都不服的主,今天你把她气势压住了。”
“这没什么高深的技巧,我和他没任何瓜葛,站在公道上实话实说,她没理由和我撒泼打滚。正常人一听就能明白,这件事病根出在哪儿?哪个药方对症。四姐是个聪明人。”朱子顺说“她知道哪头沉哪头重。你们看出来了吗?家族矛盾再大,她也不希望‘桂南黑豆奶’落入他人之手。”
“朱总您这话说得怎么那么对。”肖万说“她们姐几个打架,有时候看热闹的旁观者,在一边嘀咕起哪一个,您猜怎么着,刚刚还厮打在一块儿的姐妹,立马一致对外,臭骂那个多嘴的人。我见过不下几回了。”
“一家人终归是一家人。”说话间,罗经理指了指路边的门脸,说“这就是三姐家的门面。”
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。三姐和她的胖四妹,招摇的五妹如果站在一起,不像是一奶同胞,完全是两类人。
三姐说话细声细气,三姐夫看起来也是个憨厚的男人;据肖万介绍这两口子经历很坎坷,公母俩都是六零年代最后的老高三学生,不巧赶上了他们这一届取消了高考。
两个本该读大学的年轻人,随着“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”的号召,一同来到了北大荒兵团插队,在那里一待便是整整十年。
返城回到长春后,两个人又一道被分到了一家校办小工厂。此时,老太太的生意已经有了起色,几个姊妹,弟弟都在老母亲资助下有了自己的摊位,当起了小老板。
三姐本来是个要强的人,不想再给老母亲添心思,搅和到家族生意中去。但校办工厂实在不景气,最终两口子还是双双下岗了。
待三姐在“远东市场”也租下摊位,她那几个姐妹客户,渠道早就成熟了;三姐,三姐夫几乎是凭一己之力,从小生意做起,现在的实力已经不输于其它姊妹几个了。
“有文化确实不一样。”肖万说“别看三姐两口子岁数不小了,但看问题,做生意的风格和那几个姐妹绝对不一样。”
和三姐,三姐夫接触后,朱子顺感触颇深。两口子谈及的经营理念很有前瞻性,甚至让朱子顺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。
“您瞧着吧,朱总。批发市场只靠走流通的商家,早晚会被市场淘汰。”三姐夫说“北上广这几年新业态发展得多快,外资,内资超市连锁,大卖场跟风吹得似的,遍地都是。”
“咱长春这不也开始了。俺们俩觉得经销商下一步,必须要调整思路,跟上市场的变化。”
“三姐,三姐夫这种市场敏锐度,在大大小小的经销商里真是少见,难得。”朱子顺不住地点头,问道“现在毕竟大家的销售还是以流通为主,不知道你们这方面客户有多少储备,分销渠道怎么样?”